设为首页|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大风吹不散论霾热度
发布时间:2015-03-05 09:15 来源:华电国威
  近期,柴静的穹顶之下在网上热传,一时成了网上热点,雾霾这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关注着。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日夜间开始,北京刮起了6级大风。大风带走了恼人的雾霾,却丝毫没有降低会场内关于环保和治霾讨论的热度。
  网上的众说纷纭,一时间再度掀起高潮,我们为什么要去揣测人家的目的?关键是要从大面上、从客观上看,这件事情对社会对国家是好是坏。重要的是这个视频唤起了全社会对雾霾问题的关注,这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按照现在的新词来说,就是点赞。我肯定是点赞。这次视频的发布,应该是个公共事件。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是客观存在,而且是短时间内大量的传播。任何事情要解决,首先要认识它,讨论它。再大的事情,没人关注,各说各的,最后实际上也是很难办好的。 
  会议开幕前一小时,狂风仍在继续,天空一片湛蓝,数百位上会记者聚集在大会堂门口“围堵”参会委员。作为上会的常规项目,如何能在停车场到会场之间的几百米内精准定位、突破重围、最终提问到采访对象,不同记者自有独特的战术。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内,今年不同的媒体选择把共同的问题——环保,抛给几乎所有界别委员。
  两会开幕前后,民众关于雾霾和环境保护的关注空前高涨,而对环保违规屡禁不止、环保矛盾利益博弈、环保监管如何加强,环保产业怎样发展的讨论也成了今年两会上的大热话题。
  “今天北京的天很蓝,但未来天空的颜色不能只靠刮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专职委员鄂义太说,环保产业作为国家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应该尽快落地,将环保打造成真正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相信经过努力,蓝天常在是可以实现的。
 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们国家能源结构比较特殊,煤炭消耗量太大,高污染高粉尘,能源结构转型比较难,气候环境,环流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说:“造成霾不是一天的事情,治理更不是一天的事情。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个人、企业等多方面配合。”
  除了谈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回应了记者针对环境治理的提问。他认为,保护环境的努力不应该与GDP增长相对立:“环境治理可以被打造成一个经济新增长点。保护环境不是依靠不消费、不生产、甚至不开车,而是需要新的、先进的、绿色的节能的生产能力,这个过程是有社会效益的,是能带来投资和增长的。”
  “环境问题年年提,而且热度有增无减。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危,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直言,治污不彻底的根源在于法制不健全。很多人把污染责任归结于企业,但其实在企业层面,到现在还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污染成本和违法成本低,让尝试遵纪守法的企业非常艰难,最终导致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污染了,走个关系就没事了,这样的执法还有什么意义?
  柴静说的很多事实也是大家都看得到的,这也是视频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而雾霾再度成为两会的热点。穹顶之下更多的该唤醒民众,还有政府,环境,雾霾,这些直接影响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北京的风再大,也不要吹散大家关注的热情。我相信,人人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从自我做起,一定可以改善目前的状况。
<